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5.dxiong.com)(www.xinyusi.info)(xys2.dropin.org)◇◇

  北大哲学系产生一位剽窃教授周程

  最近,北大哲学系教授会和学术委员会通过了周程博士的教授评审,北大校
级学术委员会也通过了周程博士的教授评审,说明周程的学术水平已经得到了北
大的学术承认。但遗憾的是,没有人认真随手翻翻周程的“成果”,也没有人对
其成果进行查重和抄袭检查。

  周程申请教授的一部由他一人署名的“著作”《科技创新典型案例分析》
(北京大学出版社《青年学者文库》,2011年度上山出版基金资助图书,2011年
3月出版),且不说该书没有任何研究,就是多数文字内容(全书7章,剽窃占4
章),不是他的研究生和妻子的硕士论文,就是他与其同事合作发表的文章。更
为有趣的是,他还把其他教授指导的研究生的硕士论文也抄过来了。他在只在后
记中说这些人“给了我很多启发”、“帮助我做了部分研究”。

  《案例分析》一书剽窃情况如下:

  第一章“基于创业型科学家引领的科技创新——中国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
案例”,剽窃自北京大学硕士生严亮(学号10623050,指导教师冀建中)的硕士
论文“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新过程考察”(答辩日期为2009年6月9日,北京大
学图书馆馆藏编号为023/M2009(41))。

  第二章“基于中坚企业持续推进的科技创新——德国巴斯夫合成氨固氮工程
研究”,剽窃自周程、周雁翎,“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如何育成的?——哈伯-博施
合成氨法的发明与应用过程考察”,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》,2011年第28卷第1
期,第84-94页;周程、周辉,“合成氨何以在德国率先实现了产业化?——兼
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政策取向”,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》,2011年
第32卷第3期,第78-86页。

  第四章“任务驱动型研究导致的重大科技突破——田中耕一发明生物大分子
软激光解吸电离法案例”,剽窃自周程、纪秀芳,“诺贝尔奖级科技突破是怎样
取得的?——田中耕一发明软激光解吸电离法案例研究”,《科学学研究》2009
年第27卷第10期,第1473-1479页。纪秀芳女士是周程的妻子,此文是纪秀芳硕
士论文的主要内容。

  第七章“为争抢创新馅饼而落入创新陷阱——新日铁与首钢‘造芯’失败案
例”,剽窃自周程、刘渤,“企业多元化战略中的技术转型——新日铁与首钢
‘造芯’案例研究”,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》,2007年第7期,第126-133页。
刘渤是周程的硕士生。

  此外,周程申报教授职称的材料中还有一本署名周程、于霞译的《近代科学
为什么诞生在西方》(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)。于霞是周程的硕士生
(学号10723055)。都知道,周程基本不懂英文。他让于霞译此书,却把自己的
名字署在第一,很是可笑。不知道周程能拿出什么证据来证明此书的翻译他的贡
献第一。

  附件是周程剽窃的材料。希望这封信和这些材料能够公示于众。

(XYS20110609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5.dxiong.com)(www.xinyusi.info)(xys2.dropin.org)◇◇